首页
|
四川省卫计委
|
南充市卫计委
|
南充市中心医院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登录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介绍
中心概况
领导之窗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急救要闻
中心动态
动态详情
卫生要闻
通知公告
急救数据
急救服务
培训服务
院前急救
如何拨打120
派车原则
急救流程
收费标准
投诉举报
主任信箱
急救知识
急救常识
急救培训
急救答疑
政务信息
卫计法治
政策法规
政务公开
明星员工
党团建设
党建工作
党史学习教育
群众路线
南充市“120”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
搜索
名称
描述
内容
Nancho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如何拨打120
“手”护生命 “救”在身边
急救技能送上门,安全意识入民心——市
市120指挥中心开展五一节前安全检查
市120指挥中心召开五一节前安全生产
市卫健委领导调研指导市120指挥中心
共 20 条记录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收费标准
投诉举报
派车原则
急救流程
如何拨打120
派车原则
急救流程
收费标准
培训服务
急救指南
首页
>>
急救要闻
>>
卫生要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
中心介绍
近期资讯
急救服务
院前急救
急救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
来源:
|
作者:
市120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
|
发布时间:
2014-11-10
|
39603
次浏览
|
分享到:
3.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三)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8-10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
患者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病程第3-4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呕血、咯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四)病理特点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含体和凋亡小体。
二、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当及时报告相关信息。病例的分类和定义参照《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44号)。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2小时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的留观病例,由转运接收的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各级疾控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审核。对报告的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在作出进一步诊断后,应当及时进行订正。对确诊病例还应当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相关信息报告要求和方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
三、实验室检测
对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血液等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具体检测方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
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关活动严格按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要求,在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开展。病毒培养在BSL-4实验室、动物感染实验在ABSL-4实验室、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3实验室、灭活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BSL-1实验室中进行。
四、预防控制措施
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一)来自疫区人员的追踪管理。各省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监测,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的人员信息,参照《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附件1)的要求,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追踪、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离开疫区满21天。相关信息报告要求和方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关于黄兰兰等同志任职......
下一篇:
2017年部门预算公......